在含硫铁矿石中,黄铁矿为主要含硫矿物。通常是钴,镍,有时是铜,金,银。在等轴晶系中,晶体常为立方或五角形,集合体常为致密的块状、粒状或浸染状。色泽呈浅黄铜色或金黄色,条纹呈绿黑或黑色,金属光泽,脆性好,断口参差不齐,硬度6~6.5,密度4.9~5.2 g/cm3。导电性能差,不溶于水和稀盐酸,溶于硝酸,硫黄沉淀。燃烧时会产生蓝色火焰,并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。
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,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均能形成矿床,在石灰岩、火山岩和煤层中均能单独成矿;它还常与铜、铅、锌等有色金属共生,形成多金属硫铁矿。
大多数中小型硫铁矿采用地下采矿法,主要采矿方法是分段崩落法。露天开采用于少数大型浅部矿床。露天开采和露天开采的一般工艺流程与磷矿弯头相同。选矿方法主要有浮选、重选和磁选。一般选矿工艺同“磷矿”。碳含量较少的单一黄铁矿、多金属黄铁矿和煤系黄铁矿一般采用磨矿-分级-浮选工艺。对于含碳和粘土较多的煤系黄铁矿,采用重选-浮选或浮选-重选联合流程。
85%以上的硫铁矿用于生产硫酸,其次是提炼硫磺。当铜、铅、锌、银、金、钴、镍等伴生元素达到一定含量时,黄铁矿可以得到综合回收。